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Rishikesh.Charu問:「什麼是咖哩?」
有一天跟 Charu出去市中心的時候問起她何時帶我去找一些道地的餐廳吃咖哩。然後,她笑著反問我:「什麼是咖哩?」那一刻,我呆了。哈哈,原來她的這個反問是很有意思的。
在印度生活了差不多兩個月,由於經常食寺院及學校提供的膳食,我可以說食過多不勝數的道地北印度菜式,並且越食越感受到北方印度的香料是什麼。然而,再細想一次,這麼多的美食之中,實在從沒有聽過一道菜叫「咖哩xx」,甚至很少品嚐到在香港所食過的「印度咖哩」。究竟何解?是北印度方面不喜歡吃咖哩?還是,我沒有主動在餐廳叫上一款咖哩?再細想兩個月到餐廳裡叫印度食品,又真的好像沒有「咖哩xx」。
Charu解釋說,其實在印度的北方與南方食物料理有很大的分別,而且在印度人的觀念裡,是沒有「咖哩」這個菜式的。「咖哩」,是在英國人統治下,為了方便起見,把他們所有有關香料的菜式也叫作「咖哩」。
原來,吃了這麼多年的所謂咖哩,是一個把所有香料料理歸納成一個大菜式之下而已。這樣的把多種不同的食物歸做同一類的做法,再想深一點,實在是把印度菜式的獨特及其迥異扁平化,使得人們更不懂得箇中的獨有味道。再者,印度人也堅持每一道菜式也有其名字,絕不隨便改動。例如我最愛的Paneer Masala, Dal Makhani, Samosa, Chapaties 等,它們各有各的煮法,若你看見它們是黃色就叫作咖哩,那就是把它們的身份破壞了。例如:你不會叫Lassi 做Yogurt,因為做法跟味道不一樣,因為如果是真正的印度Yogurt,其名字叫作Curd。不過,對於咖哩,我也是第一次發現自己這麼的無知。
Charu,她真的是我一位認識豐富的印度當地導遊!今天起,我決定不要這麼容易說食「印度咖哩」!
p.s. 後記
回港後買了一本書《咖哩群像—印度料理文化誌》(莉琪.科林漢著;程芸譯(2008),臺灣:財信出版社)細閱,發現現代人對印度很多食物的了解,完全是不了解,並且當中的演變過程,也隨著英國、歐洲及中亞等地的入侵與統治,帶來了程度各異的影響。
「咖哩,是歐洲人強加於印度食物文化的概念。充滿想像力的印度人們給予萬花筒般豐富的印度各式菜餚各種名稱,但即便是歐洲人對於這些菜餚讚不絕口,卻無心一一牢記,而僅全數冠上『咖哩』之名。」(頁10)
隨便利用文字概括,其實可以是一種「化整為零」的破壞。前幾天在香港無線電視裡看一個旅遊節目,看見主持人把放在桌上的Chapaties 簡化為「印度薄餅」也算吧。但他卻說得「清楚點」,說「印度薄餅」就是「Naan」。天呀,其實他有沒有用心考察過Naan 及Chapati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印度薄餅」?Chapaties是印度北方的小麥烤薄餅,Naan是印度南方帶有酥油的烤薄餅。
其實,一個地方的文化、食物、觀念,實在隨不同時代有所改變是很正常的,甚至改成為道地的獨特風味煮法也無不可。然而,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不受著文字的簡約化,而使得我們珍貴的味覺也單一化、扁平化到不能再容易接受世界各式各樣的獨立存有,甚至帶來各式各樣的偏見與誤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