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Rishikesh.認識思想
從前很喜歡一個人旅行,一個人靜下來,一個人到沙灘發呆曬太陽。為自己製造機會聆聽心裡的聲音,也能夠從一個人的旅程之中,發現自己更多,深信這是使自己能為將來作出更合情合理的選擇的基礎。然而,在印度寺院的生活裡,從書本、老師、同學及大自然裡,我對那份「一個人空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體會與重構。
一個人靜下來,並不一定是能夠認識自己的。人,可以從這空間,隨自己的思緒胡亂飛舞。當然,這絕對是認識自己的機會。讓情感思緒隨心隨意地出來,幸運的人,能夠慢慢檢視其中,直視經驗;不幸運的人,卻就越想越差,受情緒擺佈,因著寧靜而變得害怕、孤單,不能自控。或許,這種認識自己的機會,就是如此,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不過,這種機會的背後,有一種想法是我從沒有想過的,那就是先認識自己的「思想」。認識自己的思想,也就像認識自己的思考模式,了解自己的意識流。若從派坦加利(Pantanjali)的《瑜伽經(Yoga Sutra)》裡說,即透過瑜伽來"摒棄意識模式(To Block the Patterns of Consciousness)"。他說摒棄,並非說我們不去思考,也不是什麼也不想,而是要把那種意識上的習慣摒棄。若以奧修(Osho)的說法,即我們要重新做回自己思想的主人。
這似乎很有其道理可言。在我的經驗裡,身體及思想,總是使我們要滿足很多「需要」,我們也好像聽令於身體與思想,即現代人似乎就成為身體與思想的奴隸,再不能夠自主地成為主人。你身體感到餓,你要進食;你感到不愉快,你要娛樂。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餓」、「不愉快」的時候,是人能夠自主地駕馭之?怪不得有些苦行僧禁食,也是訓練自己的意志,來跟身體對話,使它聆聽自己的決定而變得自由;感到不愉快時,選擇利用禪定,把思想懸擱起來,自主地控制它何時容許出現情感,何時放下情感。不過,最佳的狀況,應該這樣說,身體、思想與「我」三者從來不應該是對立,也不應是「主奴」關係,更不能分類,他們是一體的。在寺院的生活並從上述的觀點之中,我觀察自己的意識與思想模式,也從修行的生活之中,嘗試理解這份智慧,藉此希望轉化為個人獨有的體會。這段時間,有過一些不能言喻的經驗,也就發現透過這態度,身體、思想及「我」,好像和諧起來,也發現認識思考模式,也是重要的。當你開始有一點理解自己的模式,好像也比從前能準確一點知道,心中出現過的那些思緒的構成因由,既認識自己,也能正視其中的一切。試以一個比喻說明。
例如你的一個故事裡有A+B+C的情節,當你發現自己思考上的模式,是直線地把三個情節加起來,並從中加入@ 及# 情緒,變成A+B(@)+C(#)的故事,而使得自己心中好過一點,舒服一點時。你會再問,為什麼要加入@及#?同時,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改寫一個只合自己心意的故事,而非真實的、原有的故事(當然,記著一個合自己心意的故事,是人保護自己能舒坦一點繼續生活的機制,是很人性的一件事情)?能否重新把情節以B+A -C + D等另一種的展現方式去理解一己往事,而非只著於個人的寧靜空間裡,尋問「A+B+C」的意義而沒有過反省這次的計算是否合情合理?
這種檢閱的過程,不一定是令人欣喜的,可以是萬般痛苦的。這就像開始發現自製的迷霧,把那些霧吹起來,清晰地看見原來的那件事的本質,再不是自己一廂情願製作出來的回憶時,可以傷心欲絕。但我對人的能力是滿有希望的,人最終是可以承受各種不同的情感困局而獨自於死裡重生,展現生命的光芒。與此同時,這種想法好像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風吹進來,豐富了自己對「珍重一個人的空間」的理解。現在,有一道道曙光在等待著我去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為將來的路,創造出更多新的自己,並於路上走得更安穩。
p.s.
為了讓我更能表達部份上述的描述,我揀選了三段在奧修的《瑜伽——提升靈魂的科學(The Way of Yoga---The Science of the Soul)》一書,有關對於瑜伽訓練中,有關於人的記憶裡的部份。
「記憶是頭腦第五種也是最後一種變異,它也可以被運用或被誤用。記憶若被誤用,就會創造出困惑。事實上,你可能記得某件事,可是你無法確定事情是否真是那樣發生,你的記憶不可靠,你也許會添加許多東西進去,想像也可能進入;也有可能你從中刪掉許多東西,對記憶做了許多事,當你說:『這是我的記憶。』它已經被精煉、改變過了,並非事實。...
你的記憶並不可靠,你在想像,你只不過是在創造自己的過去,而沒有真實的對待它。你從中去掉許多東西——所有醜陋的、傷心的、痛苦的、你都將它們丟掉;而一切美麗的,你就予以保留。所有支持你自我的,你都記得;而不支持的你就丟棄,忘得一乾二淨。每個人都有一個很大的儲藏室,放置遺棄的記憶,不管你說的是什麼都不真實,你無法真實的記憶,你所有的中心都被困惑了,它們進入彼此之間並且擾亂一切。
正確的記憶,佛陀曾經針對靜心使用這個字眼:正確記憶。派坦加利說如果記憶是正確的,那表示人必須對自己完全誠實,只有那個時候記憶才可能正確。不管曾經發生什麼事情,無論好或壞都不要改變它,以它本然的樣子去知道它。」(頁82-8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這篇好棒!值得好好想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