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Rishikesh.沉默的浸入


為什麼選擇於第二期的生活裡沉默?
在印度佛教的禪修訓練裡,有一種大約10天沉默不語的體驗名為「內觀禪修(Vipassana meditaion)」。在現今的西方社會裡,很多人也特意遠赴印度、尼泊爾等佛教聖地,甚至他們國家內的寺院之中,參與這種生活模式。從網絡上有簡單的介紹: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 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這整條(法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而且不是只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 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 」(資料源自:http://www.udaya.dhamma.org/)

這次的旅程,我自己並沒有刻意要經驗內觀禪修的課程,也沒有想過一定要經歷這種形式的生活。然而,在第一期後的休息日之中,感到自己可以一試,並且看到一段有關現代人說話的表述,「一個持續喋喋不休的頭腦,不見容任何快樂或任何快樂的可能性。唯有寧靜的頭腦能夠往內看,唯有寧靜的頭腦能夠聽見寂靜,以及不斷汨汨流出的快樂,那是如此的隱約,以致於帶著吵雜頭腦的你聽不見。」(奧修2003,《瑜伽——提升靈魂的科學》,頁102至103)於是,跟老師說要進行沉默無語的七天生活。不過,跟內觀禪修的訓練之不同處,在於這是一次「個人沉默」的訓練,即其他同學們仍然可以說話,他們並沒有規定無語。所以,這七天的生活,跟全體學員一起沉默地生活有著很大的分別。

若你問我:「這七天有什麼得著?」
我會回答:「請不要想七天能有什麼「奇妙」得著。」

其實,若然七天有得著,就能得到很多「奇妙之旅」的話,有時我認為是對這種生活的「神化」了的偏見,好像若然你說「什麼也沒有得到過的」,人們就會給你一些奇妙的目光。若你跟他們分享當中的心靈起伏,卻使得他們特到「正確的回應」,只是強化他們的一些偏見吧。當然,我並不是說這種經驗並沒有什麼得著,而是我們對這種種冥想、寺院打坐等活動,有著一些「期望」,而分享的過程裡往往使得當中的成見加深。所以,讓我分享一些七天沉默後,跟一位德國寺院的主持人Nyanabodhi(他這個佛名是解作Wisdom and Enlightment)及Charlie大師的部份對話,來述說下一些七天裡的感受與得著,可能來得真實一點(可能更抽象一點,哈哈)。

跟Nyanabodhi談起自己七天內,所觀察到自己的心時,他說:「若然我們是來自「無」,為什麼不讓它們離去?(Why dont let them go if we come from nothing?)」那一刻,好像突然通了。原來,聽了這麼多次這類的說話,也沒有過如此深刻的細味過。

跟Charlie說起冥想的經驗,他提意我作出嘗試「聆聽寧靜(Listening to Silence)」。他即場跟我練習起來,越是聆聽寧靜,越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經驗,甚至越聽越覺能量充滿心中。他繼續說:「這種能量越來越強是正常的。若然你沒有七天沉默的經驗,這種能力是並不容易提到的。你繼續聆聽吧,聽下去,聽入去,你看到什麼?」沒錯,原來,聆聽寧靜是可能的,也是讓一個人達致一種內在寧靜、思想懸浮的可能。如像Eckhart Tolle(2001)的The Power Of Now一書中描述,"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ilence than to the sounds. Pay attention to outer silence creates inner silence: the mind becomes still. A portal is opening up. "

沉默的浸入,是往內尋,靜靜地從外到內察看自己。
越是走近,越是眼花撩亂,越能看到寂靜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