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Taoyuan.不是旅遊熱點的美食之旅

每次來台灣總是住在好朋友的桃園之家,這次只短短在他們家逗留兩個晚上,卻連續兩晚也食盡中壢市內的美食,好像欠了一篇有關那裡美食的文章,所以決定寫下在中壢市所吃過三樣相當美味的食物。

1.霸味薑母鴨

我們到這店吃薑母鴨,由於另一間店爆滿了才來。然而,卻沒有令人失望,反倒喜出望外!因為,那裡用炭爐燒,而且湯的味道真的很好喝。放進那些高麗菜,不單甜甜的,還是很香的薑母味道。還有,那裡的客人一起坐在矮矮的椅子,那份草根地享受美食的感覺,真的好到不得了。(可惜的是我已經不吃肉,朋友們說鴨血跟肉也好吃....)

2. 張豐盛雪糕(冰淇淋)

這個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下刪一萬個真的...)太美味了!我不是一個喜歡吃甜點的人,而且也甚少喜歡吃雪糕,可是這間店的雪糕真的一吃難忘!真的~一.吃.難.忘!
他們專門售賣自家製的花生醬、黑芝麻醬,本身已經令我瘋狂地愛上它們,可是把這些醬放進軟軟的雪糕上面,再配上我最愛的抺茶粉,天呀,真的超好吃!我跟Burtina說,為什麼我來了這麼多次台灣,住了你們家那麼多次,你還是第一次帶我吃??最後,回到香港,我發現仍然想念這家店的雪糕,並會去一些地方特別找綠茶味道的來解決自己對它的想念。

你們真的害了我!

3. 梁記麻辣火鍋

不知打從那一年來台灣(好像是2010,一珊跟BURTINA 仍未結婚的時候?那年春節環島遊?)起,每次到桃園住的時候,我也嚷著要到這間火鍋店吃麻辣火鍋。真的,在香港根本找不到如此這般的麻辣火鍋店。他們的湯很有水準,而且辣得來也不覺得什麼味覺也沒有了,辣得剛剛好,麻得令你覺得身體暖起來。從前還吃肉的時候,真的放什麼進去也好像是美味可口,超喜歡鴨血及花枝糊。還好,現在放菜、菇、豆腐進去,也是很好吃的。還有,他們家的麻辣鍋,吃完以後還可以外帶剩下的湯,回家再煮麵條跟其他菜,也真的很棒。這絕對是我覺得來桃園生活時,必吃的店!



總結:
朋友很懂吃,也很會吃,也吃得多!(這兩公婆的食量,不可以看少的。小可,將來應該也是很會吃的女生!)

在中壢這個不是旅遊景點食飯,好像吃什麼也有一個好風景,特別是跟好朋友一起吃,食物裡充滿幸福的感覺。(哈哈,太誇張了吧,對嗎?)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Yinan.英仔給我的教育故事



大約是第三天的早上,外面下著綿綿細雨,我就決定在房中渡過上午的時光。我拿起UKULELE彈著歌,沖了一杯熱咖啡,慢慢享受這份閒情。突然電話響起,是一鐵在樓下打電話上來,問我有沒有興趣跟她們一起吃早午飯(Brunch),我就欣然接受她們的好意(我最喜歡就是跟民宿主人聊天,哈哈,可以聽取不同的人生故事嘛,當然不介意呢),於是梳洗了一點,帶著我的UKULELE 到她們的家。

她們邀請我吃早午飯,是由於聽到我在樓上的結他聲,於是就知道我沒有外出才邀請我。哈哈,UKULELE 的威力不能看輕!同時,她們跟我說,並不是每位客人來到她們的民宿,也有這樣的招待。無辦法,可能是第一天我來到跟她們談話時,已經把他們嚇到吧。

一鐵與英仔,對我來台灣的工作有點興趣,於是我就跟著她們談起來了前數天了解與體會生命教育的事情。或許是我對教育的一些想法與觀點,跟英仔說著說著,她就談起自己的教育故事。

英仔,從小學到高中,心底裡也清楚知道自己並不是突別要做老師眼中喜歡人,然而她有一種能力,就是把自己做成老師也會喜歡或至少不會讓老師感到自己是「有問題」的學生。她,就是這樣生活於一個清楚知道自己為了保存一己性情而裝出另一個所謂主流的自己的人。直到大學學畢,她工作了半年,心底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跟著別人打工。於是,她開始學玻璃彩繪來賺取收入。那就是畢業後好像重新學一件事,來為賺取生活費。到了一段時間,她發現這個藝術所需費時及用料很多,於是開展自己剪紙的技藝直到現在。

細讀她的故事,我跟她說:「你很棒,至少在國中跟高中的生活裡,你還有意識地知道自己是出另一個自己去引合老師而沒有被主流的教師要求的文化裡被所改造。」她,默默地點頭,那刻我知道我們明白對方了。在我這些年的教育過程裡,看見太多教師沒有為意,自己是不斷期望與改變學生成位差不多同性情的所謂「乖學生」。對青少年人來說,要「企硬」,不情願被改造,不能成為「乖」的學生時,他們意識到並努力維持一己的有多少人?青少年處於對人生充滿疑問的價值世界裡跌跌碰碰,嘗試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他們又有沒有如英仔般強的自我理解的能力?當然,教育的功能,也就期望對人作出某些改變(改善?),期望他們能擁有尋找一己「美好」人生的能力(這概念不要說沒有多少被提及,一般老師甚至不會這樣說)。只是當我們對這份「美好」的概念,只是狹隘並且帶點封閉性地提供給學生去經驗的話,要麼學生變成(甚至扭曲)教師想要的樣子,要麼他們就是默默地在邊緣生活的人,要麼他們變成一些「壞學生」來作出反抗。這,卻就是反映生命教育的成功,就是在於教師對自己期望學生這份好的想像裡能否再省思吧。

她給我的教育故事,實在讓我很感慨的。於是離開前,我為了答謝英仔跟一鐵的邀請與分享,我自彈自唱了一首廣東歌給她們,就是「The Best is Yet to Come」。我相信我會再次到她們的地方住上多幾個晚上,因為,她們好像與我有著一種緣份,叫我下次來宜蘭要好好再聊多幾個晚上似的。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Yinan.在宜蘭生活的二三事

選擇在台灣宜蘭渡過三個晚上,由朋友推薦靠近宜蘭市的一間民者,「紙活兒.一間房」。民宿的地點遠離市中心大約十分鐘的車程(走路的話就很難講了)。在這裡真的要記下第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租機車的故事。

記得那天一出在宜蘭火車站,已經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看著就快下雨的天氣,害怕開機車會出意外,所以決定去公車站坐公車到民宿。然而,出站不久問了三至四個路人,也沒有人確實知道我想要到的公車站在哪。天呀,當地人真的不坐公車的!找了大概二十分鐘才找到,那時已經是15:15。看看公車時刻表,天呀,15:00 開出的班車,要到16:30才有下一班???天呀,當地人真的不坐公車的!好了,我不想再等那麼久,決定要找計程車去他們家吧。可是,找了兩個司機,他們也是從台北開過來,根本不清楚那裡的路!天呀,當地人真的連計程車也不坐!最後,我很絕望地看著對面的租機車店,就租下一台機車了。

好了,有了機車,當然要去加油站吧。
到了加油站,服務員問我:「你要加多少?」
我說:「我也不清楚,你說多少就多少吧」。
他說:「那好吧,5公升吧。」
然後,差不多到4公升時,車子的油箱太滿了!油就直接傾瀉出來。他跟我也很害怕,然後他說:「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加機車的油~~~」

天呀~~~
好吧,算了。然後,我問他:「怎樣去員山鄉公所?」他說:「我不清楚,我不是宜蘭人。」
天呀~~幹嗎宜蘭這地方跟我對著幹???會不會太多「天呀」???
最後,我憑著手機的GPS,自己找對了方向,安全到她們的家。


民宿主人是英仔及一鐵,他們住在六樓,而一間房則在七樓。那就是因客人跟主人分開居住,使得「一間房」變得更有自己的空間,好像一間自己的屋似的。民宿叫作紙活兒,是由於英仔的剪紙裝飾而來,於是房間裡大大少少的地方,也有剪紙的圖案出現。有些是溫馨提示,有些是裝飾,有些甚至是隱藏於風景之中。到處也可以見到她的用心安排。住在那兒總是有一份濃郁而具深度的傳統藝術氣息之中。(第一天到來,待英仔介紹了民宿,問了我有什麼想問跟感受,我就把剛才的故事很戲劇性地說了出來,她們笑得超開心。)

往後幾天,我就開著機車,在宜蘭的市中心到處跑。可能是開機車的關係,自己的視點也有點跟過往的不同,發現地上面的字體跟交通方式,真的是日本人留下來的,統統是日治時期的建築概念與規劃。另外,由於是每天也差不多下雨的關係,我也沒有開車到宜蘭市以外的地方,可能是宜蘭的市中心,已經有很多舒服及充滿日治氣氛的餐館與咖啡廳。我特別喜歡「捌賣所」這個地方,小小的店卻充滿一份情調, 一份讓你逗留下來的情調,像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地方。還有,我到了「宜蘭文學館」,在那裡找了他們推介的書看看,也能夠悠閒地打發時間,並且認識了阮慶生先生的一本書叫作《一人漂流》。


書中有一段寫道:「這個世界本是不鼓勵任何人孤獨的,因為孤獨的人永遠是對群居他者的威脅與挑戰。...我覺得若是要面對孤獨,除了要能怡然自得不受外物影響,以自我節奏繼續生活著外,還要懂得如何與這個不尊重孤獨價值的世界共存下去;孤獨的人不能太招搖,也不能太宜示自己的價值信仰,更不當挑釁任何無辜他者的既有生存模式,同時又要能夠堅強定自信,不卑也不亢,持恆的走下去自己一人的旅程。」


讀著他這段說話,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危險。怪不得身邊朋友,總是對我這種孤獨旅人,提出「幾時結婚?」、「一個人不孤獨嗎?」、「你將來怎樣照顧自己」的威嚇。然而,人生存是否真的要有「情人」,才不感到寂寞?其實不難發現,很多人在一段感情關係裡,也可以時常感到孤單的,至少很多同床的人,卻只是異夢般地生活在一起,那種不再寂寞可能只是外表,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假象。



在宜蘭,還有幸認識了在「吳伯伯素食」的霈紳與永光。

不知道從何時起跟他們不斷聊天,好像一見面就有緣份般,談起很多有關食素的事情,也聊了很多他們店的故事。霈紳是第二代的傳人,吃素已經二十幾年,我能夠吃得到從吃素的人弄的素食,倍感感恩。她真的很好,既送我橘子食,還在我走之前送我一本素食的菜譜。還有永光,我們也聊了很多,也跟他很投緣。他有有趣,在我走的時候,偷偷地送我一盒巧克力,一不小心真的會以為他喜歡了自己的~~哈哈。由於他們送給我的這些充滿著人情味的東西,我就開車到另一間有機素食店,買了一些水果給他們,他們也想像不到我會這樣買東西過去。其實,旅遊裡的人情味,總是令旅程變得更豐富且感動的。至少,得到這份相遇的情誼與關顧,我知道我是有福氣的人。

宜蘭市,就是這樣慢慢地充滿著令我回味的故事。
我知道,我回有一天再會來這裡,再感受宜蘭人內在的友善與可愛。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Yinan.尊重的意義


因著工作關係,有機會在羅東高中遇上胡佩華主任,我想,是我這次生命教育交流團的一次寶貴而難得的經驗。或許,香港也有很多如她這樣努力實踐平權的人,然而聽見在校內勇於推動的,又有多少人?

那天早午,第一眼看見她,已經覺得她很有趣。一個「小丸子」的髮型,加上「方大同眼鏡」,她關心的生命教育又是一種怎樣的事?原來﹑她準備分享有關學校實踐性別平等的經驗。她以溫柔的聲線及堅定的眼神,慢慢道出這數年跟羅東高中教師與學生的故事。

胡主任從小就受到過語言不同的壓迫,成為一些弱勢的人。她不懂台語,老師只用「班號」來稱呼她。她甚至曾經被欺凌,把她困在廁所裡30分鐘也沒有人關心與發現。在大學裡,她走進社工學系裡,決心為弱勢群體出一分力。我相信就是社工的學習,她特別著重社會的公義與人的關係。(在香港的學校社工,有多少人還有社工應該關注社會公義的觀念?)

她為了打破性別定型(Sex Stereotype)的成見,在學校內的一層樓,設立無性別廁所。另一方面,她藉著一系列的活動,成功得到同學們的力量,一起以學校名義參與台灣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以團體名稱參與,是全國第一所學校實踐的)。這兩個舉動,對於很多香港的教師來說帶來很大的沖擊。然而,這份沖擊是正常的,也是應該出現的。因為,我們對性別的成見太深了,對同志事件偽善太久了,現在突然被安排胡主任的分享,所產生出來的挑戰,實在是非同小可的。而且,她正是挑戰我們對於「尊重」的意義為何。

在香港的教育裡,坦白說實在有很多教師,覺得自己是尊重「同性戀者」,卻從不在公開場合作出討論與探討。另外,他們「尊重不同性別」的人,只是停留在,不同性別,就應該用不同廁所的空間裡。然而,胡主任的行動,卻提出,真正的尊重,可能是我們如何可以真正地思考並實踐如何一起生活(How should we live together?)。同性戀者在學校,很多時只是看似被尊重,即大家認可有這種人在這裡讀書,卻不敢為他們做些什麼事情。即,我們有沒有勇氣教育同學,好好地跟他們相處?或者,我們如何認識同志文化?然而,這仍然是禁忌,只能「心底知道」卻不能「明言」,試問,作為同性戀的學生,又怎會覺得學校為他們的生命做過些什麼?再細想一點,有更瘋狂的,就是聲稱「香港有其他沒有宗教的學校可以選擇,他們有自由選擇他自己的路。」這種看似有道理的說法,其實只是變相把一些自己不認同的人,以「自由選擇」之名,趕出校門外。

另外,在無性別廁所的事例,更可見其實男與女的正真尊重與共和,其實可以是大家也守自己的行為,不用為了什麼自己的性別而害羞與尷尬。學生可以藉這空間來一起共處,也是實踐我們真正如何不把對方當成女跟男的分別吧。然而,香港的教師卻感到「香港不可能」,因為「香港很多人也不能夠接受。」其實,故主任正正就是要我們再思,「這個不可能」的背後原因是什麼理據?究竟,我們「不能接受」,是否正正反映我們沒有在「性別(Gender)」這議題上好好作出探問與了解?

其實,講到底,就是我們所謂的「尊重」,只是認知有那些人存在,卻很少再加以想「我們應該怎樣一起共處?」更甚的,卻是「偽尊重」,即認知有你的出現與存在,但期望你不要在這裡生活的思考。就像教師們希望部份SEN 的學生離開主流學校、同性戀者離開宗教學校(或者希望他們改變為異性戀者)。胡主任以及學校及學生的思考與開放,實在使我佩服得很。

那天,我再次回想自己的所謂「尊重」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又有那些地方,其實也是偽裝的尊重?她,是提醒著我,我也有自己偽尊重的可能。

實在感謝胡主任的分享與提醒。因為,她開闊我們的想像空間,同時教我們記得自己也有盲點與不解的地方。

P.S. 那張合照,我自覺如同一位小FANS,嚷著要跟偶像留影。不知怎樣,覺得跟她就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聯繫感,好像她今天所分享的,安撫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