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Mongolia.東歐共產的氣味

於蒙古的市內生活,其內與外的景觀,朋友說很像東歐的建築氣息,有一種舊共產主義時代的味道。縱然沒有到過東歐的我來說,但從電影、圖像的媒體中,仍然能找有一點點臭到共產味道,就連屋中,那些牆紙、地毯、設計,真的像活於蘇聯時期的人似的,這是一種視覺的有趣經驗。它們的設計,帶來直直的、有條理的、沉穩的感覺。顏色不奪目、不炫耀,同時卻不灰灰暗暗,陽光充沛,並帶冷淡卻和暖的氣氛。人在這樣的屋中生活,不知道是怎樣的一回事,總覺得人的精神也會藉此而陶冶成相當的獨特。

走在街上,看到列寧人像,心中不禁有一種寒氣。那份寒氣是在想,究竟在想蒙古國對他的歷史評價,究竟是怎樣呢?擁抱共產主義的理想國?還是,沒有他的思想及其影響下,他們就沒有今天的生活質素?或許,那份寒,也是片面的歷史學習及角度所致吧,總是對當年的獨裁政權所帶來的所謂「為人民服務」的結局有種著了色的恐懼感。

跟著朋友走進貧民窟的地區,看著這個國家的首都,經歷過黃產主義、獨裁政權的洗禮後,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把中心從新「改良」起來,卻把一眾得不到發展所帶來的效益的市民,置於中心地帶一旁,究竟,發展經濟所帶來後果的是什麼?

有時在想,政府好像有也點人情味,沒有把首都的人民全驅逐出首都,安排周圍的地區讓他們仍能在自己的出生地生活,好像比其他大城市的無情,更有情。同時,整個城市的人民,也沒有特別一種「貪錢」的感覺,總覺得當地人走在市心中,很大部份的也是「古代人」,仍沒有所謂「現代」的外觀。其實,發展不了起來的一個國家,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是好?還是不好?甚或,不能用「好」與「不好」的觀點來理解一個地方的成長?

有時實在需要思考「追英趕美」的主流觀念,究竟是為了什麼價值而繼續值得支持發展下去。若然,國家並不是為人民的素質、文化要著手,而只是希望他們能有「飽飯食」(甚至要食得豪華有氣派)視唯唯一的基石時,人民的人性,究竟是怎樣?

越來越覺得,國家的概念實在可以助人,也能壞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